海南三亚潜水
向菜鸟Say No!六招增进你的潜水功力,刚考取潜水证的潜水员,由于潜水次数较少,潜水经验的不足,常常会范错,但错误不论大小,往往会在潜水过程中酿成致命的意外,综合在潜水过程中新晋潜水员常遇到的问题分享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希望新手有个健康、安全的成长过程! 中性浮力
注意事项  
当前位置: 主页 > 潜水知识 > 向菜鸟Say No!六招增进你的潜水功力

向菜鸟Say No!六招增进你的潜水功力

时间:2016-05-10 00:00

刚考取潜水证的潜水员,由于潜水次数较少,潜水经验的不足,常常会范错,但错误不论大小,往往会在潜水过程中酿成致命的意外,综合在潜水过程中新晋潜水员常遇到的问题分享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希望新手有个健康、安全的成长过程!>>>>

中性浮力不佳

中性浮力不好不但会让自己废更多的气,踢坏珊瑚,还有可能在不经意间碰到有毒的鱼类或其他生物。所以对于刚刚拿牌的新手,不妨在有机会的时候去泳池中做一些基础的练习,比如中性浮力,放象拔等等。几个钟头的练习会让你在下次外潜时提高得让别人惊讶。>>>>

光顾在海底找东西,不注意Buddy和其他人

不注意Buddy是一个很坏的习惯,不理Buddy就是把自己置身在危险之中,如果深在20米的地方突然发现一级头堵塞吸不出气来,Buddy又不在你的身边该如何是好啊?慌乱中你能想到有控制的一路上浮吗?即便是你在拍照也时不时的抬头看看身边的人,就算是真出了问题,游过去抢二级头也能找准方向啊。>>>>

没有看表的习惯

残压表是你在水中唯一能够提醒你安全的仪器,一定要时常想着拿来看看。并适当的和Buddy交流残压值,以确定你们的残气量,如果你的气高出Buddy太多,要考虑表出了问题的情况。也许指针已经坏掉了。这个时候以Buddy的残气量为参照,并留在Buddy身边。呆Buddy的残压低于50时,要时刻留意,因为如果你比较废气,这时可能随时会出现没气的情况,如果可以避免,尽量提早上水检查装备。
>>>>

踢沙

新手踢沙的现象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游动的过程中身体不平,头高脚底,这种姿势会让踢水产生向下的力,在调整好中性的情况下会发现身体再慢慢上浮,于是在放气调整中性;这时如果停脚身体就开始下沉,为了防止下沉又本能的踢水,一个恶性循环就这样产生了。从此所过之处,沙尘暴漫天,能见度2米,悲剧啊。

对于这种现象的解决办法主要有2点,一是把身体打平,尽量腿比头高;二是改用蛙踢。共通之处就是使你在踢水的过程中产生的推力是完全向后,没有向上或向下的力自然不会影响你建立的中性浮力,也就不存在为了保持中性卖力踢腿的现象了,踢沙也就自然会减少。>>>>

喜欢用手或者叮叮棒在水下碰这碰那

Padi的课程在最开始就强调过不要触碰和抚摸海洋生物,但是看到可爱的东西或者为了拍照,很多人都有有意无意的触摸海底的东西。这里给大家一个例子,和我一起在平台潜水的女孩儿冰冰,在一次下潜中无意间碰到了一株珊瑚,回到深圳后手肿了好久(好像是几个星期)。并不是想吓唬大家,但是我们对海洋生物的了解极其有限,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触碰他们,为了我们,也为了它们。>>>>

下潜速度过快,没有控制

有些新手在下潜时会把BCD的气全部放光,而在下潜的时候不是头上脚下,换句话说,没法控制下潜的速度。在此奉劝各位新人,头上脚下是一个很好的下潜姿势,因为在需要调整的时候只要用蛙鞋踢水就能平衡负浮力。这种事情多发生在耳压平衡出现问题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停止下潜,很容易会伤及耳膜。

对于新晋潜水员,我们总是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快速、有效的解决它才是重点!

如果你也想快速脱离“菜鸟”称号,那么请继续认真阅读下文吧!待你心领神会之后,必定功力大增,使其他潜伴对你刮目相看!Trustme,youcanmakeit!

招式一:目中无人似独潜

从学习潜水以来,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亦步亦趋的跟随着教练、潜水长、老鸟的步伐走,虽说不必担心走失,却也同时的养成了自己事事依赖、不求上进的性格!就算是发生了任何状况,心中的直觉反应就是抬头观望----教练在哪里?不要误解了我的意思,我不是指教练是多余的,而是你应该在教练的监护督导下早些提升自己的能力!也不是要你在下水之后,自顾自的走,不管你的潜伴!你当然应该和潜伴保持一个不远的距离,好随时伸出援手。而自己则应该假装他不在那儿,或是心中准备当你有状况时,旁边都无人!

教练常常对一些刚结训的学员说:水下的问题水下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也正是这个意思。在遇上任何状况时,离你最近、立即得知、能够马上反应的人就是你自己!所以成为一个心态上自我依赖、独立自主的潜水员(就像独潜者一般)就是你的目标!一些装备或许你可以考虑借助,比如独立的备用气源,一把以上的切割工具(任一手被束缚时仍能操作)浮力袋,反光镜,手电筒等信号标示。

但是,最重要的是你的头脑中的"软体",是否能在紧急状况时,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预先得知有哪些状况可能发生?哪些装备会出状况?如何紧急排除?或是以哪些紧急程序作为因应?这些问题可以请教教练或是资深潜水员,并将反应程序记在心里,万一一但真的发生时,就可以依照心中预想之答案动作!这绝对比浪费时间四处张望找人来解救你于危难之际,来强上个千百倍!

以独潜的心态来潜水,你也会更加审慎的做出潜水计划。在能见度不佳、海流甚强的情形,当你觉得无法自行应付时,同时心中亦会浮起一阵不安!此时应毫不加考虑的:掉头回岸!不要逾越了你心中的界线,这也同时的确保了你和你潜伴的安全。

 

招式二:无精打采慢吞吞

嘿这可不是要你在岸上慢慢摸,或是组个装备花上个半个小时!而是----在水下活动时,一切动作都要慢慢慢。水的阻力是在空气中的800倍,意味着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需要花上更大的气力能量才能完成。所以,你若是加快速度(粗估在水下速度快一倍,所耗能量为平方增加)等同你体内燃烧更多的能量加上氧气!你的呼吸会更加急促,耗气量急速增加,当然,气瓶残压也就越快耗尽咯!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在水下不要任意的增加你宝贵的速度,记得一个简单的物理法则:在水下速度增加2倍,需要耗费等同水面4倍的功!若潜水速度增加为三倍,则需耗掉等同水面九倍的做功!所以在水下增加速度是一项极为困难且不具经济效益的事情。把话反过来说,你若是前进速度降为一半,那所需的能量(耗氧)只需原来的1/4。看过人家打太极拳吗?下次下水后,刻意的将一切动作放慢,这需要练习,当你身体习惯于这种韵律与节奏之后,成果将会反映呈现在你的耗气量上面。

在潜水结束之后,无精打采是必要的,也是强制性的!卸下装备之后,找个舒服的地方坐下来水面间隔是你宝贵的中场休息时间,吃点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香蕉、巧克力、饼乾等),减肥?算了吧!不是在今天喝些热可可、薑汤、热茶,补充热量=补充体力=降低疲惫=降低耗气=潜水愉快。当人在寒冷疲惫时,思绪绝对不清楚,警觉性亦同时降低,动作缓慢可不是要你反应迟钝喔!

 

招式三:龟息大法吸停吐

我们来做个实验,观察一下你的吸吐气模式,是不是吸、吐、停?这是正常的大脑机制反应控制下的呼吸模式!现在,你要刻意控制去改变自己的呼吸模式为:吸、停、吐。这个作法的用意是让吸入的气体多停留在肺部一些时间、好让肺泡去做更多的交换工作,同时将更多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所以,在相同的运动条件下,你只需更少次数的呼吸,每次呼吸让气体在肺部多停留个几秒,会带来显着的差距,也让你的呼吸更有效率!

或许你会质疑,这不是和我们上课所学的"不要闭气"有着冲突与矛盾吗?这是在有特殊条件下所执行的动作,我必须再加以详细说明,你在彻底了解之后,心中疑虑自然消失!

来跟着我说的来做,我们一起试试!吸一口气、然后闭气、感受一下你是否用喉部气管用力紧闭,肺部反而松弛?如果你感受到了此时你的肺部就像是一个密闭的容器,若是你在此种状态上升,肺部空气无处可去,将会遇上无可避免的过度扩张伤害!在此处我们要执行的动作是:利用胸部肌肉提升与横隔膜下拉的力量来保持气体停在肺部中的状态,而喉部的气管是保持开放的,在此种状态下上升,膨胀的气体会自然从你喉部溢出,不用去担心气体过度膨胀伤害!当然,前提是:抬头看水面,保持气管畅通!

教练当然不会在课堂上教授此种技巧,因为一位没有经验的潜水员,无法感受体会与运用执行上述方式,更容易因混淆或是紧张而将喉部气管紧闭造成伤害!这两种截然不同让气体停留在肺部的方式(1.喉部紧闭胸腔松弛。2.喉部松弛胸腔和横隔膜施力),其实差异是相当小的,必须精准无误的执行上述动作!查验方式为:当你以气管闭气时,你是无法正常说话的(当然是在陆地上来试),而以胸肌隔膜方式来将气体停滞肺部时,仍然能够正常交谈!

 

招式四:配重能减则减少

大多数的人都是配重过多,而非配重不足!不用担心自己无法下潜,或是头部无法整个露出水面,又或者在5米安全停留时"放风筝"(控制不住强迫出水)其实,你可以依据技巧的熟练,再减个1-2KG,当然,我是指全程都在能控制自己的浮力之下!每个人所需的配重在每次潜水都会有所差异,像是:久未潜水而防寒衣装备相当干燥,潜水假期的第一支气瓶,状况不佳而心生紧张时。你始终配了过多的配重来应付,你也始终搞不清楚自己的临界配重为多少?当然,高矮胖瘦,装备经验都会左右一个人的配重,不能一概而论!但是,要教你的是:根据实验,找出你的临界配重!

步骤一:

首先,将你往常的配重带卸下1-2KG,放到BC口袋中,开始一次的潜水活动,此刻你的配重一如往常,所以,下潜绝无问题!

步骤二:

在潜水过程结束前,做5米安全停留时,此时希望你的残压能降至30-50BAR。拿出你BC口袋内的铅块,交1KG给你的潜伴,当然要你能够应付这失去的1KG配重!

步骤三:

现在要做的是:完全消除你的正浮力!首先,将BC内的空气尽量放空,转动身体、调整BC内空气至排气阀位置、挤出BC内死角的空气、让潜伴帮忙检查。在放空BC空气之后,放轻松,盘腿而坐,双手抓住你的蛙鞋,确定没有任何的踢动或是手部的划水动作!观察自己的浮力状态,是否能够保持中性?如果可以,那这一公斤配重下一回潜水就可以不需要带了!

步骤四:

在下一回潜水时,回到步骤一,如法炮制。一直到你在30-50BAR残压做安全停留时,在BC内无任何空气的状态下,仍能稳稳的停在5米处!你会发现,其实你需要的配重并不需要这么多!

招式五:装备精简而确实

相信各位"应该"已经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装备,若是没有,在这里给你的建议是:购买一套在自己经济许可下档次最高的装备。绝没有功能太多,表现太好而自己用不着这回事!因为拥有属于自已的装备,除了自己会清楚熟悉它的性能外,它也能帮助你潜水更安全与自在。一套性能稳定、后续维修保养支援健全的商品,会在往后的时日里省却你许多的麻烦,你也勿需在一两年后面临装备升级的窘境。

同时建议你在信誉良好的潜水中心选购。

而当你是全身新装备下的前几次潜水,则更应小心谨慎在一颗欣喜雀悦、新装入潜的快乐中所暗藏的陷阱与危险。前些时日看到一个实例:一位学员穿着了件亮晶晶,全新的BC下水。但因不熟悉装备,充排钮搞不清楚,从水下二十米深直出水面!所以,你若是打算穿着一件新BC,戴上新的电脑表,再带着你新购的相机下水,不要自找麻烦!比较好的方式是:一次一样来,等自己完全熟悉一项,操作己成了本能反应之后,才放心的加上下一件物品。

身上装备应求「精、速、实、简」精——重质不重量,稳定可靠为依归。速——熟稔位置与功能,快速反应不迟疑。实——装备确实就定位,不叮叮咚咚纠缠不清。简——不带过多无用之装备,使用次数越频繁就应置于最就手之位置。

一般潜水员所缺乏的,都是经验而非装备。经验缺乏所带来的不安,并无法以多携带装备来补足!唯有自己面对困难所在而去克服它!记住信心永远只能自己给予自己,当你的经验够丰富,技巧够熟稔时,此刻自信自然随之而来。

 

招式六:水中迷航不恐惧

当我们询问潜水员,觉得自己最应加强与欠缺的能力是什么?不要怀疑,导航能力大多居于榜首。这是相当正常的!人的所有功能感官都是为了在陆地生活行动而演化而来的。当你失去双足行走,失去听觉辨位,失去嗅觉,唯一仰赖的视觉其范围又缩短至平时的千百分之一。因此,在水下失去方向感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但是,以这个来当成理由,就一辈子跟随于教练或导潜之后吗?当然不!回想一下招式一,就算是跟着教练或导潜走,你也应该一路上看着指北针,在心里画出一份前进路线的地图出来,甚或带写字板下去,记下明显路标、方位、流向、深度变化。带上来和教练或导潜讨论,数次之后,在教练或导潜督导之下,由你自行导航!这个步骤是绝对不能省略的,唯有经由这样的练习方能建立起导航的信心与能力!

方位的辨别,建议是:先记住两个方向就好!看是南去北回,还是沿着岸左去右回。再接着是以自已为中心点,划出一条中心线,然后搞清楚自已身处于那一区块中。至于距离的计算有很多方式:以残压,以步数,以时间,以深度等。因人因地因物而定,没有定则,但凭你之巧妙运用。

最困难的:莫过于低能见度导航或是横越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漠。这就像是飞行在无月光的黑夜或大雪交加的浓雾中,此时,指北针将成为唯一可指引方向的工具。此刻,导航的困难度又增加了许多!若是在潜伴失散,自已也迷航,怎么办?别慌!最多就是依正常程序浮出水面,定位(确认方向),再依需要下潜或是水面踢回岸边,当然,如果你是船潜就是升起浮力锚,等待船只来接咯!

本文标签: 

推荐内容